此文是回應香港作家兼新聞工作者張翠容之「人道危機背後」一文。
拜讀「人道危機背後」一文,發現當中頗多可笑及可談之處。作者硬將「乍得販賣人口」事件與「基督教傳教士於十九世紀到非洲去」相提並論,試圖吿訴世人「事實上,對他們(傳教士)而言,非洲人是無知的野蠻的,只有通過歐洲殖民才能拯救。」
文中引述大衛利文斯頓和塞繆爾貝克的言論,指摘他們「表面上是解放黑奴,但只要看看他們對非洲人的態度,便會大約明白到他們所進行的是什麽人道工作。」
作者自己引述利文斯頓言論説:「我走進他們之中,作爲較優越的民族成員,也是代表政府的僕人,期待能提升這群人類大家庭裏最落後地區的素質,我們是神聖基督教的追隨者,我們帶著最大的耐心來到這裏,向當地受打壓的愚昧民族賜予平安!」
她也引述貝克的言論說:「居住於尼羅河上流的非洲人連動物也不如,他們連狗也談不上!」
但是,本人認為,「人道危機背後」一文作者是在斷章取義,壓根兒沒有顧及兩人或整個情況而自行下判斷。事實上,祗要平心靜氣細讀兩人言論,他們祗是吿訴世人一個事實,以喚起大家對所謂的「連動物也不如」的非洲人的關注,何錯之有。
當我們認清當時甚至現在的非洲人當中,確實有不少生活條件非常惡劣,物質及文明都非常低落的事實後,再坦率地加以指出,以謀求解決方案,怎麼也不應被列為「骨子裏的種族主義」。
令本人感到費解的是,難道要不被列為「視非洲人是無知的野蠻的,認為只有通過歐洲殖民才能拯救」、「骨子裏的種族主義」,就得隱瞞事實、粉飾太平一番,把窘境掃入地毯下。
「人道危機背後」一文作者甚至直指利文斯頓和貝克的繼承者,「不論是從歐洲來的傳教士、商人或殖民官員等,都將兩人視作為非洲人帶來文明的英雄,在歷史的書本裏很少提及到他們那無可救藥的種族主義。」本人不禁要問:為何要強逼別人提及所謂的「無可救藥的種族主義」?
本人瀏覽此網頁(指作者張翠容個人部落格),發現介紹此作者的部分有指此作者是「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」,倘本人斷章取義,也可批評她為「自認資深,把其他新聞工作者都給看扁了。」
當然,本人不會這麼做,但同是新聞工作者的本人要強調的一句是:身為一名新聞工作者,斷章取義及自以為是,都是新聞工作的大忌,對資深抑或資淺者而言,此理皆通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